科学家助力可视化食品安全快检

小编

本报合肥10月17日电(记者丁一鸣)亚硝酸盐作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含氮无机化合物,是氮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但过量摄入可致中毒,甚至转化为致癌物。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害物材料》期刊上。

近年来,检测人员已经能够通过使用传统技术,如电化学、比色法、紫外可见吸收法、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等来识别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检测程序烦琐、仪器昂贵、视觉半定量能力差、耗时等问题,阻碍了实际应用。

相较之下,荧光可视化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易于可视化的优势,是担当环境有害物分析的优质候选者。为啥荧光可以做检测?团队解释,荧光检测机理基于特定分子在吸收光能后跃迁至激发态,随后以光辐射形式释放能量返回基态,这个过程即荧光发射,这一过程不仅依赖于分子结构,还受环境因素影响。“好比先给气球充气,这一过程对应着特定分子在吸收光能后跃迁至激发态,然后戳破气球,释放能量返回基态。”团队介绍。

研究团队提出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先利用紫外光激发荧光团,再通过肉眼观察荧光的产生、猝灭或强弱变化,实现对待测物的快速、可视化检测。团队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发射比率荧光材料,这种材料在接触亚硝酸盐后,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光学颜色变化,具有出色的抗光漂白性。例如,可以将这种材料结合传感器件(如手套),通过独特的双发射比率荧光特性,验证亚硝酸盐是否超标。

新材料在亚硝酸盐检测方面的表现,不仅为食品和环境中危险物质的检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还开发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辽宁省瓦房店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5

苏丹武装冲突双方继续在多地交火

深圳海上搜救中心去年救助遇险人员236人

船舶滞航!他们保通保畅当好水路春运“守护者”

陕西省旬邑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退役军人教资考试培训班结业

(新春走基层)年前抢“鲜”上市 新疆兵团大棚经济未来“莓”好

赵俊鹏官宣退出国家队

眼睛不舒服,热敷好还是冷敷好?

由“从零到一”展望中国援外医疗未来之路

湖南石化两件专利新获国外授权

老少“红领巾”共话少先队事业发展

科学家助力可视化食品安全快检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