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青海乡村医生的春节:常念父亲 “初心” 三十三载情系患者

侠名

中新网西宁1月28日电 题:青海乡村医生的春节:常念父亲 “初心” 三十三载情系患者

  作者 赵凛松 潘雨洁 马铭言

  今年是父亲走后的第五个春节。一早,史永洲如常穿上白大褂,挎上药箱,匆匆赶往村民家中问诊。

  春节是史永洲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心境也不同于往常。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说:“最近我一直随身带着父亲留下的针灸包,好像他还在注视我、陪着我。”

  史永洲所在的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地处黄河上游河湟谷地的浅山地区,面积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千人。村舍依坡道和公路而建,整洁安静,只偶尔听到高架桥、公路边的车辆疾驰而过的声音。

图为史永洲背着药箱准备前往患者家中。马铭言 摄

  20世纪90年代,下脖项村还是个封闭落后的村庄。全村六社以三间小木屋为中心分布四周,最远的两个社相隔数公里,村卫生室就设在木屋内。

  彼时,不到20岁的史永洲看着父亲不厌其烦地为生病的村民诊治。渐渐地,他开始跟在父亲的自行车后面,驶过崎岖小路走社访户,为村民送药。

  一次,因为忘记送药,耽误了患者治疗,他被父亲斥责。“父亲让我明白,作为村医,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悉心为患者服务。”

  从县城卫校毕业后,史永洲回到村里,正式接过父亲的随诊药箱,成为一名真正的村医。

图为史永洲在村卫生室为患者诊病。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看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的名字从父亲变更为自己,史永洲意识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爷爷、父亲都是村医,这份信任感必须守住。”

  而面对真实复杂的病例、简陋的医疗条件,史永洲曾多次感到无助。他开始利用一切闲余时间看书“充电”,积极参加县里每年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外出交流能向经验丰富的医生请教各种疑难病、慢性病的诊断经验,感觉到自己有明显的进步。”他说。

  临近中午,史永洲已经走访了五户村民。“平时每天至少走访七八户,有时二十多户,手机要随时充电、一直畅通。谁家有啥病人、需要什么帮助,心里必须‘有本账’。”史永洲告诉中新网记者。

  “妈妈生病三年多,史大夫来过家里很多次,一口热茶都没喝过。”村民张世延说:“他是我们的家庭医生,经常会主动上门,为老妈体检、配药,耐心跟她说话,询问病情。”

图为史永洲在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家中,为其检查身体。马铭言 摄

  一晃几十载,当年的简陋小木屋变得崭新明亮、设施齐全。如今,像史永洲这样的村医还承担着普及医学健康常识的责任。

  在史永洲看来,村民的保健预防意识随生活质量上升而有所提高。“近些年,中医理念和疗法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人都主动询问。”

  三十三年如一日,苦累常伴,对家人的照顾不周,令史永洲心怀愧疚。每次委屈难过时,史永洲便会想起父亲待病患如亲友的坚守。

  “父亲走后几年,还有从百里外赶来医治的患者,我接着为他们诊治。”史永洲说,“这些年,我不敢忘记父亲教导的作为村医的‘三个初心’:责任心、耐心、悉心,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作为全国医疗体系中的最基层力量,乡村医生承接着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重担,是村民健康“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据青海省卫健委消息,2024年,该省将2020年以来大学毕业并到村卫生室工作的481名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全省2563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较2023年上升了12.76个百分点,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完)

【编辑:张子怡】

镜观・回响丨基建合作,为非洲发展打通新脉络

贫困大学生三捐奖学金助学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福建3条线路入选2024年夏季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文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新春见闻)非洲好物走俏中国蛇年春节市场

骑士官方:球队正式签下锋卫摇摆人艾萨克-奥科罗

美官员:以色列计划在美总统选举前打击伊朗军事设施

蚌埠公交元旦起将调整空调车票价

“代表委员话市场”活动走进华强北电子市场 代表委员:擦亮“中国电子第一街”金字招牌

龙腾盛世辞旧岁 福喜盈门向未来——记者深入受灾地区与群众共度温暖除夕

陕西省麟游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5

(新春走基层)青海乡村医生的春节:常念父亲 “初心” 三十三载情系患者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