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

❤

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药物过敏等,在全球给数亿计的人群带来困扰。日前,记者从深圳医学科学院了解到,该院特聘研究员宿强联合西湖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过敏机制深入研究,发现了免疫受体形态变化在过敏反应中的关键作用,有望为过敏药物的研发提供全新思路。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10月23日晚间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

  以往的研究发现,过敏反应的抗体——核心免疫球蛋白IgE,与高亲和力受体结合时,会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导致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引发全身过敏性休克。“因此,以往临床上针对过敏的药物设计,主要从如何阻断抗体与受体的结合着手,重点是抑制组胺释放。”宿强说。

  然而,由于受体的跨膜区研究仍然较为薄弱,抗体与免疫受体的结合如何激活与过敏相关的信号通路、其背后具体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这也限制了临床药物开发的思路。

  对此,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并结合了体外生化和体内细胞实验,解析蛋白结构,揭示了过敏反应背后的动态机制。

  科研人员发现,当抗体与免疫受体结合时,免疫受体的形态会从二聚体变为单体,正是这种形态的变化导致了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位点暴露,继而激活了下游的信号通路,引起过敏。

  宿强说,现在揭示了这一动态过程,那么未来就可以考虑让受体停留在二聚体形式,不让其发生变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位点就不会暴露。哪怕过敏原引发了抗体与免疫受体的结合,过敏的信号通路也无法被激活,过敏反应就不会发生。

  “通过这项研究,过敏机制的框架变得更加清晰准确,下一步我们打算研发一种‘分子胶水’,让免疫受体形态始终保持固定,让患者有效避免过敏。”宿强说。

  (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来源:光明日报

韩国教育部:已有8360名医学生提交“有效休学”申请

青海西宁:都市露营备受青睐

香菜芹菜无花果等 吃了这些晒太阳更易过敏

违规加长坐垫加装车尾支架,海口一电车配件配送中心被罚20000元

辽宁省彰武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补觉应该怎么补?做不好可能危害心血管!

黑龙江省密山市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_2

西藏林芝:扎实开展中秋节专项防火行动

黎巴嫩外长:黎方正努力避免对以回应引发全面战争

黑龙江省讷河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7

违规加长坐垫加装车尾支架,海口一电车配件配送中心被罚20000元

第七届陕西田径公开赛开赛 1500余名选手亮相赛场

我科学家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