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 江苏地域文明探源2023年度重要进展发布

小编

不同墓葬里的随葬品有何差异?江苏古代县城如何解决排水问题?以盐命名的城市几千年前是如何煮盐的?历史中的运河古镇与如今的“运河之都”有多大差别?

2月26日,在南京举行的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重要进展汇报会上,这些问题都有了可以被看见的回答。

会上,来自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发掘单位的10个项目的负责人汇报了年度考古重要发现。经特邀专家合议,宣布常州寺墩遗址、南京江宁华西村战国至六朝墓地、南京西街遗址、溧阳古县遗址、淮安新路遗址、盐城盐业考古等六个考古项目是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2023年度较为重要的发现。

常州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是一处以崧泽、良渚文化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为距今5500—4500年。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在该遗址发现多处崧泽文化遗存。考古人员在墩北台地的北部墓地,共发现40座墓葬,随葬品多在二三十件;在西部墓地共发现10座墓葬,随葬品不超过十件。等级差别明显。

△北部墓葬区

△西部墓葬区

△M63部分出土器物

常州寺墩遗址发现的崧泽文化墓地、木构建筑和良渚文化建筑基址等遗存,初步呈现出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反映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崧泽文化遗存:崧泽墓葬(墩北台地)

“良渚文化被世界公认是中国文明的代表”,“良渚文化向前推,就是崧泽文化”。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林留根再次说明了该遗址的重要性。

溧阳古县遗址首次较为完整地揭露了六朝时期县城遗址的结构布局,发掘明确了城址四至和城门分布状况,揭露了城内“十”字干道、城外环城路网和排水系统,出土了大量生产生活遗物,确认为六朝“永平”“永世”县治所在。林留根提到,溧阳古县遗址出土的东西具有“生活性”“烟火气”。

△溧阳古县城址平面图

△西城墙排水沟

盐业考古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盐城、连云港地区新发现商周至明清时期盐业遗址90余处。盐城东台缪杭和大丰后北团遗址,首次通过科学考古发掘揭露出较为完整的唐代盐业生产聚落和明清时期盐灶遗迹,为研究该区域制盐工艺提供了重要材料。

△大丰后北团遗址发现的明清时期的盐灶和淋卤坑

(总台记者 景明 秦睿迪)

成群结队偷吃农作物!广西崇左一村庄饱受“猴害”,有农户称一年损失几十万

云南省嵩明县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隐瞒职业危害 员工能要求解约索赔吗

把握时与势 激发新活力(现场评论)

青海省同仁县发布暴雪蓝色预警_1

美国盐湖城正式申办2034年冬奥会

加拿大强化对互动数字媒体领域的外国投资审查

莫斯科州卫生部门公布恐袭事件部分受伤人员名单

浙江省慈溪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新春走基层)秦岭隧道里的“破冰人”

湖北省鄂州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民族健身操项目开赛 跳出最美民族风

考古新发现 江苏地域文明探源2023年度重要进展发布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