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乡村振兴 新人新景|珍稀菌菇有“钱景”

侠名

10月1日,新河县众乐合作社负责人张世青在查看菌种生长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摄

记者走基层·乡村振兴 新人新景|珍稀菌菇有“钱景”
(图侵删)

“一个舱房就是一个智慧微工厂。别看只有36平方米,一年能种七八季金耳,产值能到四五十万元呢。”10月1日,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北侧温室大棚区里,几十个集装箱式的密闭舱房一字排开,新河县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世青带着记者一路参观。

张世青介绍,这种“智慧微工厂”比一般的大棚更现代化,是众乐合作社联合河北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通过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对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各项生长条件进行精密监测与数字化管理,实现了珍稀食用菌品种金耳菌的全年种植。

“这一季的金耳长势良好,再过几天就能采收了。”张世青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舱门,满目金黄跃入眼帘。只见过道两边摆放着立体的种植架,架上用托盘盛放着一排排的菌棒,上面长满了拳头大小的金耳菌。

“新河金耳,菌中黄金”,是新河县重点打造的一张珍稀食用菌名片。

10年前,张世青放弃在深圳的优渥生活,带着南方珍稀食用菌的种植技术返回邢台创业。“新河给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我们就选择了在这里扎根。”他说。

最初,张世青掌握的技术有些“水土不服”。多亏新河县对口帮扶单位新华社的协助,多方聘请食用菌种植专家,搭建起产学研平台,帮种植户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让羊肚菌、金耳菌、榆黄蘑等七八种珍稀食用菌在新河县实现高产高效种植。

“温室大棚种的葡萄已经收获,11月将开始种羊肚菌。我们运用葡萄套种羊肚菌的新技术,实现了一棚两收益,目前已经在本地及周边推广。”张世青说。

眼下正是羊肚菌菌棒制作期。在众乐合作社菌种繁育基地,工人正在将养菌基料装袋,然后集中进行消杀。旁边的洁净车间内,十几名技术工人正在接种菌种。

“时令不等人。我们过节也没休息,每天要制作羊肚菌菌棒1万袋。”张世青介绍,合作社制作的菌棒因为品质好、产量高,不仅自用,还供应省内外多家羊肚菌种植大户。

实验室内,今年从河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入职的赵振坤,正在称重配制菌种培养液。旁边,本科毕业的尤文聪一丝不苟地制作液体菌种。

“珍稀食用菌种植大有可为,但离开科技寸步难行。我们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现在引进了3名硕士、4名本科毕业生,还把6名社员培养成了种植能手。”张世青说,下一步,他们将借着新河打造珍稀食用菌繁育和种植基地的契机,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机制,让珍稀食用菌带富更多村集体和农户。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

(“厦门实践”调研行)昔日“烂潮滩”今朝“浪漫线” 厦门环东滨海焕发新活力

绽放在铁道线上的“铿锵玫瑰”:用26载青春书写热爱

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2

鹏城掀起豫博文创热

链博会即将落幕 新加坡参展商:期待与中国深化供应链合作

李凤梅两块金牌收官巴黎之旅: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带娃式”养宠渐成主流 细分需求为中国宠物经济增值

马克龙将召集多党组建政府 极左翼和极右翼被排除

泽连斯基提出与俄交换土地 俄方回应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肚子越大,脑子越小?常吃这4类食物的人,肚子最容易长肉

陕西省2024年四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举行

记者走基层·乡村振兴 新人新景|珍稀菌菇有“钱景”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