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这两天
很多网友都是
吃粽子吃到饱
就有人吃粽子
吃进了医院
近日
浙江41岁的郑女士(化名)
因暴饮暴食诱发胰腺炎
腹疼难忍进了医院
作为胰腺炎的老病号
此次已是她“三进宫”
“我又中招了!”
暴饮暴食诱发胰腺炎
前几天,郑女士的姐姐拿来了自己包的粽子,“私房粽”丰富多样,有鲜肉大粽、蛋黄肉粽、鲍鱼鲜肉粽、香肠精肉粽……光听到名字郑女士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也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一起吃着喝点聊聊家常。不知不觉,吃了酒菜,郑女士还每个口味粽子都尝上几口,“加起来大概有一个半粽子下肚”。没多久,那久违又熟悉的难受再次袭来,腹痛、腰背痛、恶心呕吐悉数到来,越来越猛,“我又中招了!”于是,郑女士赶紧前往
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
抽血化验,超声……
果不其然,血检血脂爆表
超声见胰周渗出
教科书一样典型的胰腺炎高出正常上线6倍的血脂,肿胀的胰腺,郑女士第三次被胃肠胰外科主任王元宇主任医师收治入院。“真是吃苦不记苦!”郑女士已两次暴饮暴食诱发胰腺炎,痛苦不堪,出院时一再表示以后会按医嘱注意饮食。然后一旦“心头好”摆在面前,她的自律倾刻抛至脑后,重蹈覆辙。
王元宇主任医师为郑女士检查
王元宇介绍,高脂血症胰腺炎也是胰腺炎中的一种,患者有典型的胰腺炎的症状,比如上腹部疼痛,背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等。“当病情好转以后我们都会嘱咐患者一定要清淡饮食,不能够吃过度油腻或者高蛋白的食物,同时要适当的运动、减肥,防止胰腺炎再次复发。”王元宇提醒,粽子是糯米做的,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等老病复发。一些大肉粽过分油腻、含脂过高,吃粽子加之丰盛的菜肴,再干上一杯……一旦没控制好量,容易加重胰腺负担,诱发胰腺炎。按以往的情况,端午节前后胃肠胰疾病有所增加,因此应做好防范。粽子虽然好吃
食用时注意这些事
1、好吃不贪、控制好量。糯米不易消化,且现在五花八门的山珍海味馅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出现腹胀腹痛不适。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避免消化不良。2、新鲜进食、充分烧熟。很多人冷藏放置,数日后容易造成内馅的腐坏,进食这样的粽子容易出现腹泻不适。还有些人为了保存方便,速冻放置,但是没有充分解冻或充分烧熟,往往粽子表层熟了但是内陷没熟,因此摄入后出现不适。3、有三高病史、高脂血症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尽量少摄入粽子。
喝白酒、吃小龙虾
也会诱发胰腺炎
海宁人李先生有着多年饮酒史。前不久,李先生在饮酒后突然出现全腹部持续性隐痛,伴恶心、呕吐。就医化验后发现,李先生的甘油三脂指标达到37.9mmol/L,是正常值的几十倍,接诊医生确诊李先生是患了高脂血症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好在经过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得到控制。无独有偶,海宁赵女士(化名)在食用大量小龙虾一天后,因腹痛被紧急送往海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赵女士入院时身体虚弱,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海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陈东杰初步诊断,赵女士患上了急性胰腺炎,需要住院治疗。经过医院的及时治疗,赵女士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目前正在康复中。陈东杰告诉记者,“随着气温好转,夜宵也逐渐火热,仅上周我已经收了4个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病人。”预防胰腺炎
管住嘴、迈开腿很重要据医生介绍,急性胰腺炎可能由胆道结石、高脂血症、饮酒、药物、ERCP术后、高钙血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等原因引起。症状常表现为急性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重型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休克、腹膜炎、败血症等)、死亡率高,甚至可在发病数小时内死亡。因此,需要高度警惕类似的可疑症状,一旦怀疑胰腺炎,需尽快就诊并治疗。医生提醒:肥胖人群应特别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物的摄入,尤其是高脂血症患者,切勿自行停药。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如果有饮酒习惯,应戒酒,以降低患急性胰腺炎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急性胰腺炎高风险群体的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来源:潮新闻、大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