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过水坪镇牙泉村村民们正在育秧田里忙着撒播芽谷。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曾炜煜 周俊霖)3月20日,在祁东县过水坪镇牙泉村,村民们正在育秧田里忙着摆放秧盘、撒播芽谷、盖籽、搭盖育秧棚,一片忙碌景象。 “最近这几天天气非常好,适合育秧,我一天能育3亩田。” 村民张国生边播撒芽谷边对记者说,秧盘育秧可以降低育苗成本,提升秧苗质量。
“今年,牙泉村计划种植早稻500亩。”过水坪镇牙泉村支部副书记蒋团员告诉记者,3月18日村里就开始育秧,计划在4月初完成育秧,之后马上就开始移栽。
据了解,今年,祁东县计划完成水稻、玉米、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09万亩以上。其中,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以上、大豆2.5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44.6万吨以上,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4.2万亩以上。
近年来,祁东为稳定粮食生产,加大财政支粮补助力度。2023年,该县财政共投入4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重点补助示范片建设和早稻集中育秧,支持新购乘座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抛秧机,催芽器,粮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同时,对严格管控区调整种植结构,遏制耕地“非粮化”和抛荒等关键环节实行奖励奖补。
今年,祁东县对农田基础设施较差、水源条件不好的稻田或旱地,选用“红薯+油菜”“夏大豆+油菜”等高效种植模式,稳定扩大旱粮种植面积。积极引导种植一季中稻主体,转变成“一季中稻+再生稻”主体,实现“一种两收”,全县计划再生稻面积达8万亩以上。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效种植模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全县预计完成大豆种植面积2.52万亩以上。
祁东县计划在金桥镇、风石堰镇、太和堂镇、白地市镇、灵官镇5个镇创建5个双季稻县级万亩示范片,所有示范片全部优选“早专+晚优”种植模式,严格落实“五统一、一利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机抛机插、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充分利用田埂种植大豆)关键增产技术,确保全县双季稻两季目标产量900公斤以上,核心示范区两季亩产1100公斤以上。(王敏 曾炜煜 周俊霖)
(红网)
2024上海科创发明大会开幕 长三角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