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付费、自动扣费……微短剧被质疑借助算法精准“围猎”老年人

侠名

诱导付费、自动扣费、重复收费……

  一些微短剧被质疑借助算法精准“围猎”老年人

  中工网北京3月31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兵)“最近我无意间发现家中老人手机里有大量支付记录,少则几元,多则二三十元,近1个月来,老人在同一家商户的付费总额竟达644.8元。后来我才知道,大部分都是老人看微短剧扣的费。”今天,北京市民小江对记者说,一些微短剧设置自动解锁下一集,然后自动扣费,老人也不知道扣了这么多钱。

  小江表示,这些微短剧往往是婆媳争斗、夫妻矛盾等题材。这类微短剧剧情紧凑而且不断反转,让老人很上瘾。由于小江联系不到微短剧平台的客服,目前他已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并向当地消协组织投诉。

  近期,快手、抖音、腾讯、爱奇艺等平台均推出大量微短剧,其中有的剧集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微短剧发展风生水起的背后,正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陷入付费陷阱。据媒体今年3月报道,成都一老人最近半年保持着每个月6000元的微短剧付费频率,累计充值金额竟高达4万元。

  今年1月,中消协等机构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指出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较为突出的几大问题,其中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赫然在列,这导致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遭遇侵权。

  据悉,老年人使用手机不熟练,在受到“解锁一集只需0.9元”等广告宣传诱导后,很难注意到“默认下一集自动解锁”等选项,导致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扣费。待子女们发现后,还面临着申诉手续繁琐等问题。有网民反映,投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有的商家甚至“换个马甲”或直接下架视频,导致维权困难。

  “微短剧的套路就是前面两三集可以免费看,到后面想看就必须付费。”买过微短剧的消费者王雪对记者表示,很多微短剧还存在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上百集的剧看完后花费金额实际远超主流视频网站的年费会员价格。

  记者了解到,很多微短剧一般先在短视频平台推广,然后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再吸引消费者付费观看。除了按集付费外,一些微短剧小程序还提供月度、季度和年度会员充值服务。记者通过操作发现,部分微短剧小程序的年度会员标价在300元以上。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指出,老年人时间较为充裕,短视频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部分微短剧正是借助算法精准“围猎”了这一群体。熊超建议,互联网平台应对微短剧的消费设置相关提醒,劝导消费者谨慎付费,同时要畅通申诉渠道,维护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工人日报)

一男子火车上持刀威胁 德国警方截停列车疏散上百名乘客

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追梦路上)

(“厦门实践”调研行)昔日“烂潮滩”今朝“浪漫线” 厦门环东滨海焕发新活力

新闻追踪|六安“东西颠倒”道路指示牌已改正

近期爆火!上海浦东机场海关截获!有潜在威胁

美国媒体公开枪击特朗普嫌疑人照片,在其车中发现有爆炸装置

诚邀湖南游客咏名山,首届楹联文化研讨会在观音山举行

湖南省茶陵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新春走基层)中国导乐师助更多女性回归自然分娩

看他人不顺眼,云县两男子无缘无故殴打他人被拘留

河北宁晋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给力 农民省力(产粮大县探丰年)

福建省东山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诱导付费、自动扣费……微短剧被质疑借助算法精准“围猎”老年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