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著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肺痨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疾病

肺痨其实就是肺结核
它的表现往往是止不住的咳嗽和白色手帕上鲜红的血
影视剧截图
今天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已远去,但至今,它依然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肺结核约80万人;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更是高达2亿人。近年来,上海肺结核疫情整体呈现稳步下降趋势,疫情持续控制在全国最低水平。2023年,上海市共登记肺结核患者5303例,发病率为21.1/10万。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1名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年内能使10至15人感染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科主任陈静主任医师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人体许多器官和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如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肠结核、皮肤结核等,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约占85%。
人们熟悉的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研究数据表明,1名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年内能使10至15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咳嗽、咳痰2周以上要及时就诊
这些人是结核易感高发人群
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尤其是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伴有咯血者,应尽快就医,以在早期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
“华山感染”团队制作的科普动画截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助理李涛主任医师介绍,结核分枝杆菌的易感和高发人群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另一类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血透病人、矽肺病人、糖尿病患者、酗酒者、营养不良低体重人群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肺结核的诸多症状中,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情况在老年人中经常发生,可能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很多老年人的肺部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尤其是老年男性可能还患有慢阻肺,其症状与肺结核容易混淆。
遵医嘱严格用药可实现治愈
化学药物是治疗肺结核最基本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目前使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对治疗普通肺结核非常有效。
“普通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一般为6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坚持服药治疗,9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李涛提醒,“在服用抗结核药物1个月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有些患者就会自行停药。事实上,虽然1个月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体内的病菌数量,但停药可能会使疾病以更严重的形式复发,并增加耐药的风险。因此,只有坚持用药,治疗满疗程才能充分杀灭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实现结核病治愈,并减少复发和耐药风险。”
全球暂无对成人有效的肺结核预防疫苗
专家介绍,接种疫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发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目前仅有一种对新生儿有效的卡介疫苗,最佳接种期是出生后24小时内,全球还暂无对成人有效的肺结核预防疫苗。
张文宏最新发声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结核病一旦发病,90%的病灶会集中在肺部,产生发热咳嗽甚至是咯血的情况,整个肺部将会被严重破坏。而且结核病菌也会散布在其他脏器,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据说99%的中国人胳膊上都有一块疤,它有名有姓——“卡疤”,这是专门针对结核病的一种疫苗,卡介苗留下的疤痕。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对于自己是否注射过卡介苗并不知情。因为在你出生的第一天就会完成注射。那注射了卡介苗就万事大吉吗?答案是否定的。张文宏医生解释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卡介苗的保护作用会逐渐减弱。虽然不能万事大吉,但卡介苗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并且使重症的概率大幅降低,卡介苗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是瘦人更容易得结核病,还是结核病容易让人消瘦?首先要明白的是,瘦,并非单指人体的形态,而是指营养状态。张文宏医生介绍印度的一项研究表明:给结核病高危人群补充营养后,发病率可以下降36%。因此,增强免疫力是关键,通过保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健康是最佳选择。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瘦可以,瘦弱不行。
耐多药结核是目前结核病治疗中的一大挑战。而它也让许多结核病患者饱受疾病缠身的困扰。张文宏说:“控制结核病,是一个多方助力的工程,在健康中国的今天,要共同消除结核病的流行。”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
咳嗽和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挡
避免面对他人
共同为消除结核病的流行发力!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