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专家携手成功探索恙虫病临床特点

❤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陈静 姜蓉)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一种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恙虫病感染上升趋势,局部流行时有发生。

沪滇专家携手成功探索恙虫病临床特点
(图侵删)

  记者5日获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创新诊疗中心联合宁洱县人民医院肾脏血液科、感染科,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BJD)上发表了题为A Case of Typical Eschar in Scrub Typhus(一例典型恙虫病焦痂)的影像通讯稿,展示了恙虫病患者的典型焦痂及临床特点,为非流行地区医护人员及群众认识了解恙虫病提供了参考。

中国专家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BJD)上发表了题为A Case of Typical Eschar in Scrub Typhus(一例典型恙虫病焦痂)的影像通讯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供图)

  这是宁洱县人民医院建院以来首次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献,也标志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援滇帮扶工作在提升当地科研产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恙虫病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发热、肌痛、皮疹、特征性焦痂、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栓等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可达30%-7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第14批援滇医疗队队员安康医生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人民医院支援期间,联合当地肾脏血液科王籽渝医生、黄丽华医生对肾脏血液科既往3年收治的118例恙虫病患者进行梳理总结。他们的研究发现:当地恙虫病6月至9月高发,其他月份散发;73%的患者存在典型焦痂,焦痂分布位置全身可见,集中在腹股沟、腹部、腘窝、臀部、腋窝等部位。

  根据特征性焦痂、流行病学史(特别是丛林活动史)及实验室检查,当地医生对恙虫病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非流行地区医护人员可能对恙虫病存在认知不足,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此文提供了典型参考。(完)

“全国多家媒体为肃宁烈士寻亲”后续:90岁老人寻找烈士大哥遗骸,希望有生之年了却心愿

湖人客场挑战鹈鹕 詹姆斯出战成疑浓眉大概率出战

黄国妍:以系统化思维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破解企业起名难 上海上线名称智能帮办系统

晚睡晚起但睡够时长,算熬夜吗?_1

2023年全国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7万次

追光|接力乒乓,冬博会再燃首钢园

山东省阳谷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1

已找到一名失联男孩遗体,还有3人仍在搜寻

这个春天短距离越野徒步、跑步火了!运动产品轻量化成趋势→

福建漳州:土楼里飘出“梦想的声音”

多地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激活楼市潜力 便利百姓生活

沪滇专家携手成功探索恙虫病临床特点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绚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